海南食品安全网

小型乳品厂系列质量事件分析

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9-07-14 12:51:57 来源:互联网
 背景:

案例涉及企业是一家由国营农场发展起来的小型乳制品加工企业,集饲料种植、奶牛饲养、乳制品加工和销售为一体。公司领导比较重视产品质量,已经通过了ISO9001、HACCP等管理体系认证。

质量事件及调查分析:

事件一:

在一次凝固型酸奶生产中,酸奶在发酵室内发酵2小时以上,牛奶感观和酸度未出现任何变化(平时发酵2小时后酸奶开始凝固,酸度下降,PH可达5左右)。

现场调查发现,牛奶温度很高,用手测试有烫手的感觉,用温度计测量牛奶温度,最先送入发酵室的牛奶温度高达62℃,最后送入的牛奶温度达55℃。这样的高温足以杀死接种的乳酸菌,不发酵是很自然的事。观察发酵室温度表,显示室温为42℃。询问现场操作人员,对事件的原因浑然不知。

经详细调查,当天当班操作人员为新从维修部门调入的员工,调入车间后,安排跟班长实习两周后独立操作,该事件发生在他独立操作的第二天。

事件二:

在一次凝固型酸奶生产中,达到发酵终点的酸奶,凝固性很差且分层。

根据经验分析,可能是稳定剂加错了。询问配料人员,配料人员反映是按规定进行配料的,并带领相关人员到配料间进行了确认。

经调查人员进一步查看,所加稳定剂为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,外包装极其相似的搅拌型酸奶的稳定剂。询问配料人员是否知道这两种不同稳定剂加错会有什么影响,回答说不知道。

该配料员在配料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三年以上,公司每年组织的培训均参加过。

事件三:

在一次乳饮料生产中,所配饮料出现白色絮状沉淀。经询问当班生产人员,了解到是配料人员忘记加酸,怕发现后被罚款,急急忙忙把酸倾倒入饮料中,引起蛋白质变性所致。

该配料人员在配料岗位工作二年多,询问是否知道这种加酸方式时错误,回答说知道,但一慌就忘了。

事件四:

在一次乳饮料配料过程中,新从其他岗位调入的配料人员报告,把香精加错了。该员工从其他岗位调过来后,安排实习一个月后上岗,事件发生在实习期内。

调查分析:

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,几个简单事件都出在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的“人”上,主要是员工的培训力度不够、效果不佳或是未经过系统培训所致。

公司每年进行员工培训,从制定计划、到培训实施,一直到效果验证,培训内容、方法、时间、教材、人员、考试等等,资料齐全,认证时审核员也挑不出毛病。但由于食品企业员工流动性大,操作人员缺乏时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就很难按照培训要求来进行,而岗位上的深度培训就更不能保证了。

整改措施:

1.建立系统的培训管理机制,对员工的培训从岗前培训开始,必须做到先培训,经评价合格后再上岗。

2.加强转岗培训管理,对转岗的员工一定要按照新岗位的要求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;根据岗位的性质,制订一定的“一带一”时间,然后才能独立工作。

3.在岗培训的日常化和深化。针对各个岗位的需求和业务技能的要求,进行分岗位培训,对本岗位的应知、应会、应急措施、纠正措施等知识和内容应不断进行强化培训,以确保能胜任工作,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。

4.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价机制,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、适宜性和充分性。

工作体会:

ISO9001:2000《质量管理体系 标准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如下:

6.2人力资源

6.2.1总则

基于适当的教育、培训、技能和经验,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。

6.2.2能力、意识和培训组织应:

a)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;

b)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;

c)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;

d)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,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;

e)保持教育、培训、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(见4.2.4)。

现代企业都比较关注培训,培训内容、方法、时间、教材、讲师、受训人员、验证、总结等等,林林总总一大堆。但员工积习难改,许多低级的错误不断重复发生,这能说明培训有效吗?

究其原因,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:

1、 没有抓住培训的实质。

我们不能只重培训的形式,更应该注重实效。生产淡季,培训再培训,生产旺季,招来的工人,来不及对其进行培训,就送到车间工作,还自我安慰:又不是高科技,还有学不会的?转岗了,也不进行培训,工作都是相通的,跟其他人一起干两天就明白了。在岗培训,每年都在进行,但缺乏针对性,员工学过就忘记了。培训了,考试通过了,但工作依然我行我素。

要明确培训的实质,重视培训的实效。培训应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和管理中,要有预见性的、有计划、有组织的进行。要和平时的管理结合起来,和平时的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起来,真正做到岗前培训合格上岗,岗中出现问题停岗培训合格后上岗等。

2、 培训的评价机制不合理。

对培训的评价,一般还停留在考试合格的水平上,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。培训是否有效应在工作中去进行验证。可以通过工作业绩、也可以通过现场考核进行验证。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将强制性的要求——转变成为员工自觉的习惯性行为。如果员工能够做到这一点,才说明我们的培训是有效的。

编辑:foodnews

 

版权所有: 海南食品饮料网 Copyright(c) 2016-2019r.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
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,请来信通知,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,谢谢!邮箱:fw@service.com
海南食品饮料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,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、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、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,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。
未经海南食品饮料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